查看原文
其他

【开眼界】这些少数民族乐器你都见过多少?

2014-08-08 中国音乐人

【小编导读】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丰富多彩,不但富有浓郁的民族风韵,还常常带着美丽的习俗和传说,下面就介绍几种少数民族的乐器,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芦笙,这是苗族文化的符号和象征,它不仅是一种单纯的民族乐器,还是苗族男女青年恋情的“红娘”,每当风清月夜,有情的小伙子手捧芦笙吹一首婉转悠扬的情曲,姑娘们闻声便心领神会。这种恋爱方式,外行人是听不懂的,但内行人一听自明。



苗家每年还会举行盛大的“芦笙节”,在节日里,平日寂静的山谷顿时汇成芦笙歌舞的海洋,漫山遍野,一望无际,不仅本地的芦笙手,就是百余里外的芦笙手都会披星戴月赶来参加献艺。



克亚克,柯尔克孜族的弓拉弦鸣乐器,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和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特克斯等地。大家看这家伙的外形看起来是不是和小提琴很是相似呢,但是它并不是靠在脖子上,而是夹在两膝之间演奏的。



马头琴是蒙古族的民间拉弦乐器。相传有一个牧人怀念死去的小马,照小马的模样雕刻了一个马头装在琴柄顶部,因此得名。



马头琴的声音圆润低回,是演奏蒙古长调最好的乐器。如今蒙古马头琴及其音乐都已被列入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嘎哈又被译作果哈,是苗族的弓拉弦鸣乐器。因为演奏前需用唾液润湿棕丝弓毛,又称“口水琴”。这种琴非常古老,在民间也多为自制自用,因而各地的用材和规格尺寸都不尽相同,演奏方式也存在两种,一是夹于两膝之间,另一中则是类似小提琴,将琴尾顶在左肩与左胸之间。嘎哈的音量较小,音色沉闷,近似鼻音,可以与人声相融合,富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琤尼是壮族的拉弦乐器。在壮语中,“琤”是“七”的意思,“尼”是对乐器击打、拉奏的统称,所以琤尼又称七弦琴。据说琤尼的琴弦和拉弦是一位叫做“宜英”的美丽女子在对情郎的思念中用自己的秀发做的,它的音色也柔和清晰,音量较小,犹如姑娘轻柔吟唱。


1、竹膜管(侗族)


2、田螺笛(壮族)


3、吐良(景颇族)


4、斯布斯额(哈萨克族)


5、竹号(怒族)


6、巴乌(哈尼族)


7、 芦笙(苗| 瑶| 侗族)


8、热瓦普(维吾尔族)


9、冬不拉(哈萨克族)


10、扎木聂(藏族)


11、达卜(维吾尔族)


12、萨巴依(维吾尔族)


13、马头琴(蒙古族)


14、艾捷克(维吾尔族)


15、轧筝(汉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